数字化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征,是人类认识和表达客观世界方法的升华。数字集中表达如下寓意:科学技术进步方向、变革途径、促进发展动力,主要呈现于技术、产业、社会三个层面。
安防技术的发展始终以数字技术为箭头,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缩影。跟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数字化内涵也随之丰富和深化,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
阶段一:数字化。是指产品和技术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产生巨大提升的阶段,导致在信息感知、传送、存贮和变换方面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同时也催生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开启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代。
阶段二:信息化。是指系统应用的数字化,又称系统三化,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本世纪初,社会治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通过公共安全、安防开始了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赋予系统“IT”的特性,设备有了IP地址;系统利用互联网协议来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安防视频监控等系统的网络化应用,从局域网发展为广域网。由此奠定智能化的概念及智能的定义。
阶段三: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已深入到产业领域和社会治理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和社会变革。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产生了互联网+等新概念,商务互联转化为工业互联网。
通过数字化,产业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创造智能工厂、无人码头等新产业,构建新的供应链和服务链,产生新模式、新应用和新职业。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能力和数据资源,构成新的生产关系,增强社会生产力。通过数据价值的挖掘,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世界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企业各异,发展状态、困境各异,所以发展的策略、技术路线千差万别。大家在寻找和探索各自发展的新动力、新资源时,达成共识。
首先,数据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获得和利用数据资源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的条件。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使我们慢慢地认识到数据的价值。这就是数字化转型的由来。
其次,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系统信息化的高级形态。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商业层面向产业层面、社会管理层面深入和拓展。
最后,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升级、深化就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导致的改变,体现于三个不同的层面,是逐步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技术层面,导致产品、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物理形态的改变。上世纪末,数字化成为信息技术发展到崭新阶段的标志。
产业层面,数字化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形成数字产业。产业利用数据资源的先验性,提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释放数据能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采用数字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或生产管理,提高效率、效益。同时催生了数字产业,包括研究、生产数字技术、产品;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开展数据资源生产、加工和服务的数字化产业。
社会层面,是数字化的最高境界,表明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经济形态已形成,也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同时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将实现信息化、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这表明世界进入知识社会的新阶段,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让知识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数字化的经济可理解为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经济形态。后者具有更大、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表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知识社会;呼唤新的经济形态——数字化的经济。数字化的经济的核心产业是智能产业,新的社会形态也呼之欲出——智慧城市。
大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大数据,指无法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抽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用新处理模式才能产生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价值的数据来进行专业化处理。若把大数据比作一个产业,它实现盈利的关键是: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挖掘数据的价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大数据无法用单台计算机做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对海量数据来进行分布式处理,或者称为挖掘。
同云计算一样,大数据也是新观念(数据价值)和思维逻辑转变的产物。旧观念认为:数据价值在于它载有的表面信息,反之则是没有价值的垃圾数据。由于存储量大,在大量垃圾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数据又很困难,因此要求人们对数据的价值有新的认识。
新观念则认为:巨量数据的共性信息所载有的深层信息是数据真正的价值。一定要通过数据挖掘来获得。巨量数据所具有的潜在价值是所有数据共性信息的价值。
大数据的特点,有几种理解,一致的认识是:5V(Volume大量、Velocit快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预测,传统处理方法理解数据的表面信息,获得数据价值。数据挖掘则从数据的共性信息中,得到具有趋势性和预测性的信息,获得增值信息。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挖掘,可以从数据中发现规律,进而制定规则。这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目标,也是人工智能的设计目标。大数据和AI是同生同长、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目的均是为了释放数据价值。大数据又称数据矿藏(Data Mining),中译为数据挖掘。既说明大数据价值所在,又指出获得价值的方法——数据挖掘。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奠定现代安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完成安防从经典向现代的转变。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安防的核心特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社会意义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完成产业体系的变革(供给侧改革),成为数字、智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响亮名片。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新时代中国安防呼之欲出。
1980—2000年,数字安防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技术、产品数字化。产生了高清视频、存储等新技术、新产品。在电视技术拉动下,安防技术数字化,奠定了技术转型的基础。
2000—2015年,数字安防在系统应用层面,实现了系统数字化。安防表现出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促进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建设。提出了智能安防(监控)的概念。
2015—2025年,数字安防在行业发展层面,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体系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转换发展动力。产生新产业——智能产业,体现新时代中国安防的特征,奠定现代安防的基础理论。
安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发展的最新阶段。安防正处于从经典向现代转变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安防数字化转型分两个方面: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安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数据资产转换为数据资源,释放数据的能量,改革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转换发展动力,完成供给侧改革。实质上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释放数据的能量,完成行业、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增加对安防市场的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激发和促进安防需求的深化和扩展。
数字化转型是安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步。供给侧改革产生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改变了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改变了供需关系,暴露了传统供给结构的弊病,引发了供给侧改革。数字化转型与供给侧改革具有相同的目标。调整和完善供给侧资源配置(创新、数据),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构建自主可控、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生态圈,并使之与信息及其他产业的这些链相交叉、衔接、融合,实现现代制造业集群式发展。这也是中国智能产业形成的标志,是大安防的本质。
安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充分挖掘数据(包括已积累的数据)的价值,获得更强的洞察发现力、决策力和业务优化能力。安防技术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通过安防技术、系统的应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对现代安防的社会意义、核心目标、基本特征等基本概念的分析,会发现它们与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相一致。因此,数字化转型是安防转型、升级,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将促进现代安防的构建和完善,将促进现代安防与时俱进,攀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