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平台登录
联系人:九游娱乐平台登录
联系电话:17721208078
联系人:胡小姐
联系电话:18201803950
邮箱:dj_dianjin@163.com
厂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奉公路1355号
来源:九游娱乐平台登录 发布时间:2025-09-26 13:32:47
九游娱乐平台注册:
近年来,中国聚丙烯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扩张与需求量开始上涨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在此背景下,聚焦全球市场,减进拓出成为中国聚丙烯市场再平衡的关键策略。中国聚丙烯市场在国内巨大供应压力下,市场行情报价持续处“全球洼地”,在价格上形成利好“减进拓出”因素。
随着中国企业的持续努力,中国聚丙烯产业已成功实现从输入型向输出型的转型升级。东南亚市场是中国聚丙烯主要出口产销地。中国出口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东南亚市场外, 南美、非洲地区国家占比上涨明显。
聚丙烯出口仍面临出口结构单一、海运费牵制以及反倾销税、关税等贸易壁垒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聚丙烯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扩张与需求量开始上涨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在此背景下,聚焦全球市场,减进拓出(减少进口依赖、拓展出口市场)成为中国聚丙烯市场再平衡的关键策略。目前中国 PP 出口规模实现显著突破,但同时也面临产品竞争力不足、外部环境复杂等多重挑战。本文就PP出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国内PP产能从2019年2500万吨增加到2025年4876万吨,复合增长率在11.76%,产能近乎翻倍。此轮扩能不仅基数大,且维持的时间长,预计到2026年年底结束。
随着国内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其在全球占比逐年增加。截至2024年中国聚丙烯产能在全球占比达到42.87%,其次为美国8.18%,2024年全球聚丙烯产能约11939万吨/年,较2020年相比增加约2478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99%。全球聚丙烯产能增长主力在中国,2024年中国产能占全球占比提升至43%,较2020年增加7%。预计2025年将超过44%。因此目前全球聚丙烯产能发展看亚洲,亚洲聚丙烯产能看中国,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逐年递增。
另一方面,中国聚丙烯市场在国内巨大供应压力下,市场行情报价持续处“全球洼地”,在价格上形成利好“减进拓出”因素。由于内外盘价格互相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市场行情报价走势及价差成为影响全球聚丙烯市场流向的重要因素,决定主要出口地中东及韩国资源是否流向中国,以及能否对中国现货供需及远期现货可交割量产生影响。2020-2024周期,远东与东南亚价格趋势基本一致,且多数时间东南亚价格高位,与远东保持一定价差。而远东与中国价格基本相同,套利空间存在限制。因此东南亚市场成为亚洲聚丙烯主要出口方向。而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间的政策利好协议,以及中国资源价格上的优势,国内企业亦向东南亚市场进行资源输出。
2021年因美国寒潮导致当地多家聚丙烯装置停车,导致中东、远东聚丙烯资源被吸收至美国及南美高价区域。国内出口窗口打开,中国聚丙烯厂商积极出口货物至南亚、拉美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南亚。与中东货源的报价相比,中国PP的报价更便宜,故该地区供应短缺问题大部分由中国货物来弥补。2021年中国PP出口增量明显。但国内出口处于发展初期,海外固定长协客户不多,出口套利开启与否决定出口数量多少,导致在2022-2023年出口保持在“微利放量”阶段,出口扩张更依赖价格让步。
2024年中国聚丙烯产能达4369万吨,产量3792万吨,自给率超90%,过剩产能推动出口。同时中国聚丙烯价格全球较低,东南亚等地价格接近持平,欧洲、美国等地价格更高,形成出口套利空间。2024年中国聚丙烯出口量达到241万吨,同比增长83.7%,创历史新高。
2025年,随着国内产能持续释放与海外市场需求结构性调整,中国聚丙烯产业正经历历史性转变——窗口期出口渐渐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常态化、规模化的全球供应新阶段。这一转变的背后,一种原因是RCEP零关税红利持续释放,提升了中国聚丙烯在亚太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南美基建热潮带来注塑级聚丙烯需求发展,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新的增量市场。
随着中国企业的持续努力,中国聚丙烯产业已成功实现从输入型向输出型的转型升级,2024年3月,中国聚丙烯月度进口量31.07万吨,出口量31.55万吨,首次实现中国聚丙烯月度出口量高于进口量的逆转,2025年3-5月,中国聚丙烯实现连续三个月出口量高于进口量,侧面表明中国聚丙烯出口渠道拓展顺利、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或在2025年实现年度进出口数量的成功逆转,未来需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供应链韧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PP出口数据,2025年1-8月中国PP出口总量为210.35万吨,同比增加29.03%。位居前五位的贸易伙伴是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泰国,其总量占出口总量的42.98%。2025年1-8月份TOP10产销地出口占比62.48%,较2024年的63.06%下降0.58%,显示中国出口渠道更加多元化,出口目的集中度会降低。东南亚市场基于运输便捷、下游工厂密集以及对华贸易政策宽松等优势,与国内原料企业合作频繁,长期以来都是中国聚丙烯主要出口产销地。
越南1-8月份以出口量35.64万吨、占比17.08%稳居首位。越南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当地消费以塑编、无纺布、日用、包装材料等应用标品原料行业为主,适合国内过剩通用料出口;另外无关税以及地理位置便捷,运输时效性强等特点也吸引越南企业与国内原料商合作。
近年来孟加拉 GDP 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推进 “孟加拉愿景 2041” 规划,鲁普尔核电站、达卡地铁系统等大型基建项目集中开工,直接拉动塑料管道、包装材料等聚丙烯下游产品需求。同时,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孟加拉承接了部分纺织产业,对包装材料和生产辅料的需求同步增长,而当地产能不足,中国企业针对性地出口相应产品,填补了当地供需缺口。此外,RCEP 零关税红利持续释放,降低了出口成本,提升了中国聚丙烯在亚太市场的竞争力。
印度尼西亚1-8月份出口量13.69万吨,占比6.56%。印度尼西亚基于人口密集,以及快速地发展的塑料行业,对原料需求持续旺盛,加之自身供应有限,进口资源体量庞大。2024年中国对印尼出口数量宽幅上涨,原因主要在于年初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的进口限额令引发当地进口商囤货潮,为中国企业及贸易提供良好出口机遇,变相帮助中国企业成功拓展印尼市场。
根据印尼聚丙烯需求结构占比来看,对膜料以及拉丝需求高位,而当前中国PP产能高速释放,拉丝及膜料自身供应过剩,恰好契合印尼需求结构,适合中国企业积极开发。
2024年中国聚丙烯对印尼出口迎来迅速增加,全年对印尼出口量在18.67万吨,同比2023年9.41万吨增长98.41%。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极低的塑料人均消费量,未来塑料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未来仍有部分新装置投产,但缺口仍在百万吨左右。当前中国聚丙烯国内产能压力愈发增强,企业出口布局加速,随着中国出口体量的持续扩大,海外市场贸易保护政策恐层出不穷,而印尼基于需求市场广阔,仍是聚丙烯出口扩张重要市场。
除东南亚市场外, 南美、非洲地区国家占比上涨明显,根本原因为,随着前期国内企业持续开拓出口渠道,出口产销地更广泛,加之南美、非洲等领域,自身PP产能偏少,而塑料需求仍存,故该领域出口占比上涨,后续或成为中国聚丙烯主要出口方向。
南美地区聚丙烯年净进口量已逼近百万吨规模,其中巴西、阿根廷、秘鲁三大市场占据核心消费需求。随着巴西制造业加速发展,PP需求持续看涨。中巴贸易便利化措施持续深化,叠加巴西中产阶级扩容带来的消费升级,食品包装、汽车配件等领域对高品质聚丙烯的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政策红利加消费升级,巴西PP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受制于聚丙烯国内产品结构单一,高端料难以实现自给,暂无余量维持出口,出口产品中以均聚拉丝、注塑、膜、薄壁等产品为主。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均聚出口量占比高达87%,抗冲共聚占比不足10%,无规共聚在2%-4%之间。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为,国内聚丙烯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南亚一带,该区域下游消费结构以塑编、薄膜为主,对原料的需求也多集中于此。嵌段共聚大多数都用在生产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等,由于东南亚内部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家电消费基本也表现为两极分化,医疗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东南亚整体的医疗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得益于经济稳步的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因素,东南亚医疗市场正在经历迅速增加,为我国透明料出海提供着可持续的增长空间。
海运费上涨会直接增加 PP 出口的运输成本,使 PP 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下降,海外买家的采购意愿降低,因此导致出口订单减少,影响到对欧美等海运费较高地区的出口。2025 年 5 月,中美关税暂停导致外贸企业加速发运推高美线航运价格,随后由于航线运力和货箱重新调配致使海运市场集装箱紧俏进一步推涨其他运线价格,海运费的快速上涨挤压出口利润。对于FOB出口企业,运价上涨对营收节奏扰动较大,如果无法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客户,直接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将不定时影响行业出口。因此,海运费是在出口环节不得不考虑的实际因素。
2025年9月3日,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应泰国国内企业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聚丙烯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2024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沙特、菲律宾和南非的聚丙烯均聚物(PP Homopolymer)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印尼税号为3901.10.40。
之前印尼已对中国产聚丙烯薄膜征收反倾销税。印尼对中国产聚丙烯薄膜征收反倾销税时间节点如下。
1、2019年8月7日,印尼反倾销委员会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对原产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聚丙烯薄膜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2、2020年12月3日,印尼反倾销委员会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和马来西亚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
巴西是世界上实施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一是关税,其二是反倾销、反补贴等限制措施,其三是其他贸易保护的方法。巴西政府会经常出台一些临时措施,法律、法规缺乏透明度,使进口产品在巴西市场处于劣势。
前期巴西计划上调数十种化学品的进口关税,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的进口关税从目前的12.6%提高到20%,其国内化工生产商的利润率有望改善。近年以来,中国和美国的产能过剩导致巴西及拉丁美洲的进口量居高不下,Braskem和Unipar等巴西化工巨头因低价和进口竞争,利润不佳,关税上调有望扭转这一局面。但巴西长期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化工品需求,在巴西提高关税后会对我国聚烯烃的出口带来某些特定的程度压力。
国内聚丙烯正经历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扩能浪潮,亟待平衡供需,供应充足下,导致价格不断下行,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高端化产品发展,将逐步推动出口增长。聚丙烯出口方向呈现多元化特点,涵盖东南亚、欧洲、非洲、南美等地区,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南非等国家的出口增长表现良好,此外少量流向欧美地区,由于海运费较高且运距较远时间比较久,难有放量。
在产品结构领域,随着外需区域的逐渐外延,出口产品已经由均聚拉丝、膜逐渐向共聚及透明料领域扩展,生产企业不断调整生产参数,定制生产部分满足国外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产品,聚焦这些高增长赛道,精准捕捉结构性机会。中国聚丙烯企业应继续巩固现有出口市场及出口产品,并积极开拓新的增长点,确保出口量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2025年下半年来看,当前中国聚丙烯出口已进入低价竞争新常态,未来需通过产品升级+海外本地化生产破局,单纯依赖价格上的优势的出口模式或难以为继。
全球贸易格局变革背景下,中国聚丙烯出口将逐步告别价差驱动的偶发机遇,进入以稳定供应、规模优势和区域深耕为特征的新常态。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全球聚丙烯贸易流向,更对中国石化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单纯的产能输出升级为技术+服务+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构建,将成为国内企业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