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哲学关系紧密,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身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法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对以工程为对象的工程哲学来说,当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趋势慢慢地加强,以至于工程就是具象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互动互释互镜,不只是现实地改变着工程形态和工程范式,同时还使得科学正在从“技-科学”走向“工-科学”。习强调,“要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形态趋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所以,无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抑或工程哲学都有必要正视这一新的科学变革,并在科学观、技术观乃至工程观意义上加以分析辨明。
科学与时代息息相关,前现代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古代社会对应的是以博物学为基础的经验科学和地方知识,重视过去和长者的经验;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工业社会在全力发展具有确定性、必然性的数理科学的同时,也迎来了大科学时代的“大科学”,并继20世纪80年代因强调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在科技哲学和科学技术学领域使用“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或“技科学”(2016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管理科学技术名词)概念,进而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数智时代或工程时代催生出新的科学形态——“工-科学”。
“工-科学”与工程人文相一致,是科学发展大趋势,具有未来性,正在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程技术时代走向以工程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时代。
按照先后出场的顺序,有学者觉得科学有知识维、活动维、社会维、文化维等四个结构性向度,并形成古代博物学范式、近代数理范式和当代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第一个字母的合并简称)范式。在科学形态学的意义上,如果把仅仅基于数理科学的近代科学叫作“窄的科学”,属于“小科学”——“S1.0”;那么,现当代科学是基于技术的“大科学”,即“宽的科学”——“S2.0”。正在萌芽的未来科学则是基于工程和依托工程的“巨科学”——“S3.0”,属于全向的科学(具有更多维度),表现为综合性与包容性的“工-科学”形态。在前科技时代,小科学“S1.0”对应的是以工业工程为载体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促动(工程-科学-技术);在科技时代,大科学“S2.0”对应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对科学和工程的内在拉动(技术-科学-工程);在高科技时代,巨科学“S3.0”对应的则是以工程为主导并对技术和科学的选择性驱动(工程-技术-科学)。工程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程技术时代(具体表现为对科技的绝对依赖),走向以工程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时代,凸显出工程对科学和技术的前提性以及理解“工-科学”的根本性和必要性。
所谓“工-科学”,是相对于以往基于技术的技术+科学(T+S)之“技-科学”或“技性科学”而言的,它是以工程为基础的工程+科学(E+S)。如果说,由于技术对科学的反馈性影响导致“技-科学”改变了数理科学形态,并使科学从小到大、从窄到宽,进而迎来一个我们无不沉浸其中的科技时代;那么,随着工程对科学和技术的反馈性影响慢慢的变大,“工-科学”则在“技-科学”所确立起来的大科学观之上转化为巨科学的科学新理解和新形态,集纳以往科学形态的典型特征,展现高科技时代的科学面貌或科学样态。可以说,“工-科学”在“技-科学”之后再次突破科学认知的边界,在对象上,它超出了窄的数理科学所探究的那个与社会相对立的自然领域,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宽泛的自然概念——原生态自然+人化自然,从而面对的不只是自然世界的自然物,还有人工世界的人工物。从而使科学研究的领域既超出技术或工具理性支撑的理论和知性的科学场域,又超越了单纯的事实性和可描述性的客观自然世界,还关涉价值性与战略性的人文社科领域。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已经指出的:“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即使是科学家自己单独从事的科学活动也是社会的而具有社会性。
由于“工-科学”之科学边界的拓展,科学主体范围也慢慢变得大,甚至其构成由单纯一元的同质结构转变为多元的复杂结构,如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投资人、组织管理者等。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已经更多依赖于产学研联盟的群体化运作、多群体与多组织合作,并日益改变着科学的竞争形态。科学研究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限于科学家之间、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而是发生在国家之间甚或超国家的竞争集团之间。未来的科学共同体在全世界范围内会形成几大竞争集团。随着科学主体竞争集团的形成,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必将使竞争与合作并存,科学知识的生产机制亦将出现重大变革。
仅仅明确了何谓新形态的“工-科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握“工-科学”究竟何为,它之于理解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的意义何在。
首先,洞悉“工-科学”的发展有助于预见和自主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一种新科学形态尽管目前尚未完全成型,但“工-科学”的雏形正在挑战以往的科学认知与科学实践,或者说参与竞争的新科学范式慢慢的开始出场,我们一定要在科技革命和科学形态转换的意义上对新科学加以审视和省思,以期自觉参与到应对传统科学范式的危机与新范式重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改变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模式,热情参加到更大范围的合作与竞争中去,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提升科研自主性、创造性和竞争力,提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先进优质要素。
其次,“工-科学”将变革科学、技术与工程互动关系。不同于把技术看成是科学应用的一元论立场、区分科学与技术的二元论立场,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使工程成为独立的哲学研究对象而有了工程哲学,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与工程互动的一体化趋势。今天,正在孕育和成型中的“工-科学”提出新的要求,必须从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进展到“工程基础论”——基于“工-科学”的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从而拓展科学哲学的科学领域、夯实工程哲学的科学与工程学基础。因为以一般技术为基础的时代正在让位于以工程为基础的时代,工程从“隐”到“显”、从“后台”来到“前台”。鉴于科学形态的最新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个特点,并意识到资产金额的投入量、资源调动性、人员协调性、效益产出性、规划前瞻性等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最后,“工-科学”的特性决定了未来工程是人文的工程,或者说,未来工程是基于人文的工程:一是善工=善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工程应该是人文的具象化、彰显着工程精神,如负责任的合生态与合伦理的工程等;二是未来工程是基于人文的,大量人文因素进入工程;三是效率效用与环保、审美、精神统一的工程;四是人文的工程需要“人文-工程学”——大工程学,因为人就活在人工世界这一属我的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现实世界之中,这要求以新科技为核心的发展不能忽略科学、技术出现的根基——工程,努力形成科学、技术、工程之间良性的有机循环,避免工具理性的片面运用而导致的自然异化、劳动异化等,更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价值与人文情怀。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变成全球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公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非常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能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