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关心妇女儿童事业、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环境,积极发挥“联”字优势,打造“幸福家”婚姻家庭调适服务项目,聚焦守护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倾力守护妇女儿童平安幸福。
“幸福家”项目是武汉市妇联整合全市多方资源,以1个市妇联维权咨询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40个社区、集聚区和团体会员等单位,构建“1+40+线上线下”维权体系,让妇女儿童群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家事调解、家庭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我们在武汉妇联的官方公众号武汉女性上开辟了幸福家预约平台,实现一键预约,方便妇女群众随时能找到妇联组织。”武汉市妇联主要负责的人介绍道,妇女群众在“幸福家”预约平台写明简要情况及诉求,自行预约后半小时内就可得到回复,也可通过社区妇联帮助预约。根据妇女群众意愿选择线下见面咨询或线上直接沟通等不同服务模式,必要时还可提供上门服务,有效搭建起专业技术人员与群众需求之间的“连心桥”,促使专业力量与群众诉求精准对接,既方便了妇女群众,也提高了服务效能。目前,全市各“幸福家”试点社区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专家定点面谈,线上预约全天候,使妇女群众享受服务更加便捷。
“我在公众号上一键预约,没想到很快就安排专家上门和我对接了”杨某感慨道。
杨某在武汉某学校任职体育老师,两年前和贺某结婚,双方自由恋爱。在妻子怀孕期间,杨某和岳母争吵造成妻子胎心不稳,保胎失败后,也没有修复好和岳父岳母的关系,对婚姻产生怀疑,遂提出离婚。
冷静之后,杨某觉得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非原则上的事而离婚,并不值得,便向“武汉女性”公众号平台求助,反映其婚姻家庭出现的问题,预约婚姻家庭调适咨询。而在同一天,其妻子贺某也通过“武汉女性”平台寻求帮助,希望得到妇联的帮助,市妇联委派“幸福家”婚姻家庭调适项目组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诉求,先后分别和小两口进行了3次线上沟通,针对其家庭情况特点,制定出初步的调解方案,开展个案咨询辅导,积极做实回访。调解员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帮助双方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寻找解决之道,努力促成“事心双解”。
纠纷化解、家庭教育、就业权益面对妇女儿童的各类实际的需求,武汉市妇联充分的发挥“联”字优势,统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专业力量帮助妇女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我女儿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她非常焦虑,我们该怎么去办?”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程女士的女儿是一名高二学生,因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等问题陷入抑郁和焦虑之中。在得知武汉市妇联的“幸福家”项目后,程女士通过“武汉女性”公众号平台预约了线下咨询服务。“幸福家”选派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她女儿进行疏导,矫正其思维和认知偏差。孩子的不积极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对学业和人际交往也有了新的认识。
随后,程女士亲自来到“幸福家”百步亭社区服务站咨询,寻求如何更好地与她女儿相处的建议。心理咨询师进一步探索程女士家庭的具体沟通模式,与她一同探讨了她女儿抑郁的深层原因,并传授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有效话术和技巧。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理念的深度剖析,程女士深刻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下定决心重塑家庭沟通方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为更加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畅通多元化解渠道,武汉市妇联还与市法学会在市妇联维权咨询服务中心联合打造基层服务站,邀请法学教授、检察官、律师担任法学咨询专家,深度参与“幸福家”婚姻家庭调适项目,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
此外,“幸福家”项目还与多部门进行联动合作,探索健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协作机制。比如,武汉市妇联与市委平安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婚姻家庭矛盾隐患排查化解联动机制的通知》,将婚姻家庭矛盾隐患纳入网格员的重要职责,纳入妇联系统“执委进万家”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婚姻家庭矛盾隐患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常态化;联合公检法司、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制定《关于建立“多方联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意见》,建立反家庭暴力多方合作机制,建立家暴报警月报制度,推动家庭暴力告诫令、人身保护令等全面落实;与市法院联合健全“妇联+法院”妥善化解家事纠纷的联动机制;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发《关于加强对困难妇女司法救助协作的工作方案》《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意见》,推动全市检察系统在12309检察大厅设立“妇女儿童维权专用窗口”全覆盖;与市司法局对《重点合作清单》进行深度合作;与市法学会建立“幸福家”基层服务站,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更多专业支撑。
江汉区法院在办理某离婚纠纷案件时,“幸福家”婚姻家庭调适项目派出心理咨询师和家事调解员一起与法官和社区网格员,上门为小两口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打开了心结,成功促成了该案的调解。“心理咨询师+家事调解员+法官+网格员的模式对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很有好的辅导作用,对调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办案法官表示。
聚焦“她需求”,点亮“她精彩”。武汉市妇联依托“幸福家”项目试点,打造“莲姐说法”“莲姐有约”等系列品牌,坚持运用法治力量守护“半边天”、呵护“新希望”。
“维权在身边,有事找莲姐。”说的是“幸福家”项目中以莲姐工作室为主体打造的“莲姐”品牌平台。所谓“莲姐”,是以妇“联”的谐音,以“莲”的坚韧、自信、独立等特征打造的“娘家人”形象。
“莲姐说法”以“普及法律知识,维护妇女权益”为宗旨,强化“治未病”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力度,打造普法精品课件和系列普法微视频,广泛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楼宇、进家庭”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组织“莲姐”志愿者联系社区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普法宣讲、以案释法等手段,提升依法化解婚姻家庭矛盾能力,实现家庭争议“预防性治理”,让妇女儿童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
武汉市妇联权益部负责的人介绍道:“目前,武汉市妇联持续打造莲姐队伍,常态化招募律师、心理咨询师、家事调解员等志愿者,面向全市妇女和家庭,面向农村留守妇女、城市流动妇女和困境妇女儿童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
“莲姐有约”是武汉市妇联广泛联系群众、服务全市妇女的有效纽带,通过“幸福家”平台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家事调解等维权服务。
婚姻是重要的人生课题,“幸福家”项目推出的“婚姻危机干预调解”服务,旨在帮助参与者改善婚姻或伴侣间的沟通方式,提升和谐沟通能力,增进相互理解和感情。张女士和李先生因长期积累的家庭矛盾,已准备走离婚的法律程序。面对即将破碎的家庭,张女士陷入痛苦与纠结之中,怀着一丝希望找到了武汉市妇联“幸福家”,期望能为这段婚姻争取最后的转机。“幸福家”项目老师进一步探索矛盾,开展心理咨询,引导回忆情感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直击问题核心。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指导,帮助小两口打破了沟通障碍,重新建立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调解结束后,张女士和李先生两人敞开心扉沟通,决定好好过日子。“很多家庭关系问题,深入剖析其根本,是每个人内心的冲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是维护健康、稳定亲密关系的关键。”“幸福家”婚姻家庭咨询师说道。
“哪些压力是你不必要的负担?”“你怎么样看待女性五期权益保护问题”“对职场妈妈的看法”在场的女性参与者都有机会通过分享与倾听,发现彼此在职场与生活中的共鸣点。这是“幸福家”项目在集聚区的职场解压沙龙活动,帮助职场女性找寻心灵平衡,享受幸福生活。在活动现场,通过一组组巧妙设计的互动问答,让在场的每一位职场女性都暂时放下了工作的忙碌与压力。心理咨询老师以富有同理心的语言引导着人们探索内心的感受,分享彼此的经历,让心灵得到抚慰和滋养。活动尾声的冥想放松环节,轻松舒缓的音乐和引人入胜的导语,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习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汉市妇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在法治轨道上保障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用心用情打造“幸福家”,以家庭平安和谐促进社会安全稳定。